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论是曾经的学生时代,还是为人师表的现在,学习之路又怎可止步。现代双语老师的学习反思,见证着老师对教育、教学、课程与课堂、学校建设与管理、教师成长等方方面面的思考。 学习后的反思,可以让我们停下来片刻,静一会儿,在这片刻和一会儿里,我们总是能感悟到新的教育心得。

5月10日上午,润红的娇阳为晴天添加了一抹色彩。我校的高丽娟、魏琪、张伟玲三位老师到世纪学校参加了寿光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暨黄学慧团队“六步习作教学法”专题研讨会。
观摩了几位老师的课堂,聆听了黄学慧老师“读写结合巧练笔,方法引领乐表达”的六步习作教学报告,结合李凤君老师“老师的示范就是最好的方法”的总结,收获满满。


高丽娟老师的学习反思与收获
通过今天上午习作教学的研讨学习,在看图写话方面,我学到了很多适合学生学习写话的方法。
(一)教会学生如何看图,把图看清楚。看图写话最重要的是学生得会看图片,知道图片讲了件什么事,是什么顺序,从而更加条理清晰的知道整个故事。要引导学生把图片内容看清楚,看完整。
(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图片内容说明白。我觉得教会学生方法最重要,今后我会注重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学生说完之后引导学生把内容呈现在本上,不仅要会说,还要让孩子们练习书写。写完之后让孩子们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之后请同学上台交流,把好的内容要分享给其他同学。三分写,七分读,朗读也是很重要的,也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这节课总体来说是受益匪浅的,是我今后学习的范例,我需要继续向张老师等优秀的老师们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魏琪老师的学习反思与收获
作为一名老师,平时应该多看书,多学习。要相信,不管读什么书,书读的多了,自己的人也会随之改变的。特别是语文教师,要读大量的文学方面的书籍,因为有些东西不是急来抱佛脚可以恶补的,这应该是一个人长期积淀的因素。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老师而言,讲课成功的展示,无不凝聚了说课前的精心付出与平日多方面能力的累积。而这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这是长期坚持累积的过程。功夫应该下在平时,应该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天的教学,每一节课的准备。
听了这些优秀老师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自己虽然也认真投入,但与这些优秀的老师们相比,还有差距。我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有所欠缺,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听了老师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己一定将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张伟玲老师的学习反思与收获
通过这次黄学慧团队“六步习作教学”专题研讨会,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感触颇深。对于今后的习作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示范。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课文为例进行练笔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学法,积累语言。以教材为基础,以语言训练点为目标,读写结合,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发挥好课文的例子作用,进行片段的小练笔。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首先需要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乐于去评价他人习作,并针对评价和建议去修改和完善文章。
三、写作目标要明确。写作要目标明确,做到一课一得。课堂进行的小练笔,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围绕目标去写,去读,去评,去改,目标明确,才能实现一课一得,逐渐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注重语言的积累,走进生活。在读课文中不仅要实现一课一得,而且要重视语言积累,学会运用语言。其次要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去感悟,去体验,去观察,才能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朴素真实。
五、老师要带动学生喜欢写作。老师首先要喜欢并善于写作,所以下水文显得尤其重要,下水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写作,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习作氛围。
事毕反思总结,学毕示范展示,是现代双语学校老师的工作习惯,结合学校与自身工作实际展开的反思,切合学习内容进行的示范课,让老师们迅速成长,也带动周围的同事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