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11-25
校园里的岁月是时间沉淀的,也是故事积累的。每时、每日,双语的校园里都发生着温暖的瞬间、暖心的故事。时节冷暖,心境喜悲,而每一日围绕在身边的小美好,是这校园中,现代双语人的专享财富。
运动之光
一年级供稿
紧张又忙碌的运动会终于落下了帷幕,收获了满满的惊喜与感动。孩子们虽小,但他们强烈的荣誉感与集体主义精神让我们老师震撼!当哪一班胜出后,那个班的学生及老师定会兴奋的大声欢呼,那种气氛极大的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紧张、激动、兴奋、遗憾……多种感受拉进了师生关系,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坚持与努力!
阅卷=教研
二年级供稿
期中考试刚结束,双语的老师们就开启了阅卷模式。一次集体阅卷等同于一次集体教研,大家都聚在了一起,在批阅试卷的同时,也在互相交流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看似因粗心丢分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问题?这样的题型考量的是什么?怎么讲解才能让孩子们更明白?阅卷是教研,是教学不足的放大镜,更是拨云见日的过程,相信考试和阅卷给老师们带来的新思考,一定能推动“五度课堂”的生成。
团结互助
三年级供稿
在校园里,在班级中,在我们的身边,团结互助的行为随处可见:升旗仪式之前孩子细心的帮同学系上红领巾,运动会上班里的同学帮小小运动员按摩腿……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孩子们也在学着分享,学着互助中慢慢长大......
努力终将美好
四年级供稿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就是一部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种下理想和知识的种子。
刘仪老师为了提升课堂效度,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推敲教案,甚至是陪孩子们打饭的空隙,还要继续钻研,努力改进。这就是教师精神,只要看到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就会相信,我们的努力终将美好!
业精于细 功成于勤
五年级供稿
每当踏入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整齐的课桌,也不是那干净明亮的窗台,而是一幕幕孩子们主动帮助他人,主动打扫卫生的情景。我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回答非常神奇的一致:“老师,我习惯了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是整洁的,我想让这些东西更整洁一些。”
学校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精细管理必出精品,细微之处更显素养。精细化的管理,定能打造学生高素质的好习惯。
因为爱所以热爱
六年级供稿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的体现。
郑国芬老师对学生耐心开导、苦口婆心。面对扭伤脚的学生,王晓庆老师的肩膀是最温暖的依靠,朱梦迪老师的关心是最好的止痛贴。爱是老师们最好的代表色,没有任何血缘亲情,却能用不掺杂任何杂念的爱去激励学生、影响学生、爱护学生。对教师这份职业来说,是因为爱所以热爱,又是因为热爱所以爱。
每天打卡“1114”
七年级供稿
清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操场上就有了他们的身影,晚上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睡下,聚在一起进行每日的反思总结以后,才能休息。每天,跟着孩子们跑操、学习、吃饭和活动,他们除了备课、教研、教学,关心爱护班里的孩子们,还要处理各种日常琐事。“1114”工作模式是他们每个人的日常,他们专心教育,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亮的那道烛光。
温润无声,大爱无言,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是选择了付出,但在累并快乐中,也收获着为美好未来培根的幸福。
问题?问题!
八年级学生供稿
有问题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成长路上,我们难免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生活里,工作上,学习中,问题无处不在,但它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逃避问题的你。
就拿学习来讲,孔子也会不耻下问,还有谁能没有问题呢?其实,我倒觉得有问题说明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问问题,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又何谈“不耻”呢?
就在最近,我们班掀起了一场“问题”行动。此问题非彼问题,是指向别人请教问题,请教难题的过程。
上课时,同学们敢于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而不是滥竽充数。这与之前的上课状态截然不同。在之前,老师只要问道:“都明白了吗?明白的举手”同学们便像机器人接受指令一样,齐刷刷的举起手来,好像是只要把手举起来,就站在了会的行列里面一样!可当再考到类似的题目时,又出现大量的错误,实在是掩耳盗铃,这才是真正的可耻!
不仅课堂上学生的听课状态发生了改变,课件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嬉笑打闹,谈天说笑的现象一再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两三同学的扎堆争论,弯腰请教的情景充斥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对于某一个数学题,同学们心中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在与他人争论的过程中,会多一个解题的思路,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能会减少一个或多个难题。这一举多得的好事还会嫌多吗?
老师问了让我们多问题还制定了“三清计划”!
当你有问题需要请教,却因其他因素没时间时,神奇的“三清纸”便派上了用场。在三清纸上写上自己不懂得问题,将其递给老师或同学,等“老师们”写上解析或过程,再将其送回。这样一来二往,问题的同学就会学会一个新知识,解答的同学也就复习了一遍。
当你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时,不是你足够优秀,而是你的心没有落实;当你觉得自己有许多问题时,不要慌张,立即行动,一个一个的去解决他们。
希望我们8.7班的所有同学都能够在此次“问题”行动中,实事求是,课上课下不掩耳盗铃,找回真正的自己!
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九年级供稿
园丁和小苗
在社会中,常常有人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我总觉得过于官方而显得并没有那么贴切。其实老师只是在学生的成长阶段,给予了及时而又全面的帮助罢了,但这帮助常常落脚于生活的细微之处,渗透在日常的点滴之中。这些看来平凡,但却又如雪中送炭般温暖人心……
李志刚和张旭两位老师分别是九年级六班和八班的班主任,跟靠孩子吃饭,安排学生回宿舍休息是两位班主任工作的常态。临近期中考试,孩子们会争分夺秒地看书、做习题,而遇到的疑难问题,在休息之前的时间,两位老师会随时给学生解决,让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随时随地学习的好习惯。
每个人内心都有万缕情丝,在遇到令我们感动的事情时,情丝波动,内心涟漪。而在我们现代双语,随时随地,都有感动的事情在上演着……
众人拾柴火焰高
小学艺体组供稿
我们在大家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秋季运动会的各项任务,运动会结束之后,王军凤主任带我们开总结会,大家畅所欲言,找不足说改进的思路,为以后积累更多的经验。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个任务一群人去使劲,大家把心聚一块,劲往一块使,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一路披荆斩棘,这是给团队最大的锻炼,也是给个人最好的成长。
感谢在运动会上每一位热情的参与者,每一位默默付出的服务者,你们辛苦了,是你们让我们运动会充满光彩。
抽测也是成长
初中艺体组供稿
接到抽测八年级音乐的消息后,三位音乐老师立马投入准备状态,整合各单元音乐知识点。可偏偏八年级的学生在羊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于是我们赶赴羊口对学生进行集训教学。
抽测那天,八年级八班的孩子们表现优异,满分成绩高达80%,抽测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辛勤的努力终究换来了丰厚回报!教育本就该如此,感动、感恩、感谢,让孩子们受益终生,才是我们教育人终生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