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那些关于成长的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5-27

校园里的岁月是时间沉淀的,也是故事积累的。每天、每月、每年,东校的校园里都发生着温暖的瞬间、暖心的故事。

准备好了吗?

于夏日初到之时,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那份热情与执着

一年级供稿

 

 

 

最美的瞬间总是在不经意发现,课余时间在教学楼前给孩子讲题的王金鑫老师,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她总是第一时间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她凭着对数学教学的一份热情、一份执着,把孩子们带进奇妙的数字世界里,尽情享受数字和图形的快乐;她用汗水一次次磨练,一次次提升,换来同行的鲜花和掌声。她以心换心,以爱博爱,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与信任;她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站在楼外都可以听见她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讲课声。这就是我们美丽温柔大方善良的王金鑫老师。


玩具总动员

二年级供稿

 

 

虽然“我和我的祖国”歌咏比赛时间紧迫,但孩子们积极排练,没有丝毫松懈。最终“我和我的祖国”歌咏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也培养了孩子们集体主义精神, 陶冶了艺术情操,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让孩子们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和伟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敬畏革命先烈,珍惜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创设更美好的明天。

 

轻轻叩开泥土  清香徐来

三年级供稿

 

 

慢慢播撒希翼的种子,把憧憬埋藏。为让孩子们感受种植带来的快乐,播撒期待的种子,三年级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孩子们对小菜园进行了集中整理和种植。我们的家长积极参与并指导。在家长的积极带领下孩子们也拿起铁锨和水桶,认真的完成翻地,撒种,浇水等一系列活动,感受种植的乐趣。

在完成种植后,孩子们围在家长的身边向她鞠躬道谢。有的孩子还发出了“我们明天是不是可以看到小苗了?”这样的疑问,可见孩子们对植物长出来的样子充满了期待。

 挥动双手洒下对未来的希冀,家校携手描绘生活的完满。实践出真知,将知识应用于这片菜园并从中汲取生活的经验,这才是学习本该有的样子。

 

成 长

四年级供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牵着期中的尾巴,迎来五一的假期。周六的早上从操场回来,班里几个女生来办公室找我,“老师,你能给我们几张试卷吗?”听到这句话我一脸懵“你们要试卷是现在做吗?”“我们想五一假期的时候做。”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好像学生跟作业永远都是“冤家”。但是在现代双语,我看到了学生学习的自觉;看到了学生的成长;在期中考试后主动申请“作业”。正如我们办公室后黑板上的那句话——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走进现代双语,你在慢慢成长。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五年级供稿

 

 

天气突然转冷,张骞主任和黄晨老师早上6点25分就到达学生宿舍,挨个宿舍提醒孩子多加衣服。

不仅是这2位老师,现代双语的老师们都会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及时、有效的提醒。他们对学生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在课堂上是严师,课后是慈父慈母,老师们都有着养自己孩子的思想和态度。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相信学生们在师爱的沐浴下会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时时处处学习如何做人、处事,做到积极追求、勇于上进。

 

走出爱的误区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六年级供稿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即使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也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不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很好地化解矛盾。

身边富有经验的老师们为学生勤勤恳恳,忙碌到深夜。他们秉承着一个古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们都有一个非常朴实的愿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显耀和享受,而在于精神的追求与充实!

 

感人小故事

 

七年级学生供稿

 

在现代双语这个大家庭中,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总有一些事让人难以忘记。

一个漆黑的夜里夹杂着几丝风声,伴随着几滴小雨,天气冷极了,我们安然地躺在床上睡着觉,做着美梦。这时,我的一位舍友难受起来,她红彤彤的脸,灰白的嘴唇,黯然无神的目光把我吓到了。这时候,舍长赶紧出去叫了老师,而剩下的人有的帮她倒热水,有的帮她拿药······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感动了。不一会儿,生活老师走了进来,带着母亲般的光环询问着情况,又一会儿,四名老师都来了,有的在看着我生病的舍友,还有的在想办法找医生,我又被老师们的举动感动了。老师们没有顾及自己的休息时间,反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关心着每位学生。

在这一次次的关心和帮助中,老师和朋友都是最好的,堪比家人。

 

八年级小故事

八年级供稿

 

这是4月29号的晚上,八年级地理、生物成绩出来之后,张坤主任跟孙志强主任就开始算成绩,这是两张聊天记录的截图,最后的时间定格在23:10。这是主任们的工作常态,也是八年级的工作常态,更是全现代双语的工作常态。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正是因为有两个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的主任,八年级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井井有条,八年级的工作氛围也是一派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到“四有”,即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理想信念,才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更好地教书育人;有道德情操,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有扎实学识,才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造就智者和人才;有仁爱之心,才能爱生如子,做到有教无类。“四有”箴语当为新时代广大教师的座右铭,做“四有”好老师,才堪担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重任。现代双语的老师,永远在路上。吾师进而言语畅,留在世间为榜样。

 

领头雁

九年级供稿

 

 

在九年级有这样一位老师,每天中午都能看到她在办公室加班的身影,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她认真教研的样子,每天至少出现在教室三次,她就是初中部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陈坤老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她认真负责,每次教研都会教我们如何复习、提高课堂效率,带领我们迅速成长;在学校的工作中,只要是需要她,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从来不拒绝。在生活中,只要是同事需要帮助,她总是热心帮助,耐心开导,是我们身边的“知心姐姐”。

 

内化于心

小学艺体供稿

 

 

照片中的孩子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或坐或站的在楼道的尽头认真的看书学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你从内心真正喜欢阅读,非常感兴趣,你才会如饥似渴,无法自拔!

正是在学校这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才让这种镜头成为一种常态,才让孩子沉迷于探求书本里的世界无法自拔!

 

玩具总动员

初中艺体供稿

 

 

 

有一个姑娘,我想用八个字形容她:认真、疯狂、奋进、操心。这个姑娘就是初中艺体组的孙颖。当然,你也可以形容她美丽、可爱、苗条……

她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节课,高标准的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让孩子们开心地收获着;她疯狂沉迷于她的社团,社团课程五彩缤纷,每次踏进她的社团看到那些精美的作品时,我们都想带走它;她奋进她的党建工作,扎扎实实、一点一滴的做起,从开始写的第一个文件,到现在成片的文件夹,可知她为之付出了多少;她的操心是对待身边的同事们,“晴儿,我觉得这个课这样导入比较好”“亚楠,这个方案有哪些小问题”,经常在下午下班前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需要我不?需要我就留下”。

撩开写满记忆的夜幕,点点繁星似乎都在和我们诉说着每一件往事。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种陪伴,为我写下了生命的成长;有一种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了挚爱的真情;有一种影响,镌刻了我们思想的印迹;有一些人,她们的奉献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