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潍坊市小学经典文化“读、唱、演、用”教学研讨暨诸城古琴教学推介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1-06

    12月18日,在寿光音乐教研员翟晓庆老师的带领之下, 大家相聚在诸城观摩古琴艺术,共同研讨,一起学习。会议提出:经典文化的“读、唱、演、用”让小学生不仅仅拥有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灵动的眼神,丰满的灵魂,感受美、寻找美和体验美的能力。在拥有大智慧的同时,从而获得人生的幸福。

  本次推介会专门设置了老师们可以亲自体验的古琴课程,与会的老师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在古琴体验课上,经过钟珊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认真地学习了如何读《沧海一声笑》的减字谱并尝试弹奏了古琴。通过钟珊老师的“特别课”,我们知道了古琴的基本指法有“勾,挑,剔”,明白了古琴的形状是“天圆地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由得对古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聆听古琴与书香的和鸣,重回调素琴与阅金经的时空。分享飞扬的青春、千年的古韵与浩瀚的书香完美的融合。

  在诸城文化路小学,展开了这学年全潍坊市的第一次小学教学研讨会。出示公开课的分别是来自滨海区、寿光市、奎文区的老师们,课得到了教研员们和在坐老师们的高度好评。

   

  第一节课《摇篮曲》,课堂从介绍作品的作者以及人文性展开,通过朗读歌词,搭配竖笛等多种多样方式,对《摇篮曲》进行了学习,拓展部分补充了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让孩子们知道音乐无国界,将人文性与音乐性融合在一起,最后升华出主题“百善孝为先”,引导孩子们要爱父母,知感恩。

   

  第二节课是我校张倩琳老师出示的一堂顺序性音乐教学《关雎》。张倩琳老师以抗干扰训练拉开课程序幕,为后面的二声部教学做铺垫,同时复习节奏型,增加课堂趣味性。课程开始后,张倩琳老师与孩子们进行了诗词的朗诵,用优美的现代音乐与我国的经典诗词文化配乐,诗歌相和,深入人心。顺序性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性素养,常采用声部教学进行,比如节奏、拍感、音程、旋律等的声部教学,在本次课堂中,张倩琳老师采用了声音旋律拍感二声部以及声音旋律动作轮唱的方式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在场各个县市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第三节课,来自奎文区的刘老师带来了一节国粹京剧与现代流行歌曲《青花瓷》相融合的音乐课。在课堂中容纳了大量的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扬琴等。一曲《青花瓷》沁人心脾,尤其是老师们的高水准专业素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久久回味。

  在会议的最后,由潍城区教研员做出了专业的点评,指出今后课堂教学基本的发展方向,引领各位老师积极发展个人业务,不断进步、不断学习。

   

  同时,陈丽辉老师提出:

  经典就是历经岁月洗礼而陈留,纵千百年而流传,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积淀。

  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经典文化之我唱: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新。

  3.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5.面向全体,注重个性的发展。

   

  这次诸城之行,我们受益非浅,不仅亲身感受到了诸城派古琴的魅力所在,而且对于音乐课堂教学的认知更明确了一步,更懂得今后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做到让每一个孩子受益,面向每一个孩子,并注重个性的培养。我相信,今后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孩子的音乐素质、综合素养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