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04-11
慈秀,女,中共党员。2016年7月进入寿光现代明德学校,一直担任班主任,兼级部主任、教研组长。她热情开朗、积极向上,是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她工作执行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先后获评“寿光市优秀班主任”“寿光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寿光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寿光市传统文化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以爱育人 关注每一个孩子
“慈老师是一个十分有爱的教师,疫情期间,她经常在网课之余加班为孩子们整理学习资料,并利用周末,将这些资料挨家挨户送到孩子们手中。”
“我非常喜欢慈老师,她经常奖励给我们礼物,我最喜欢的奖励是慈老师给我梳漂亮的小辫,像妈妈一样。”
在家长和孩子们眼中,慈老师温和、细腻,充满关爱。
曾经,她的班里有一个孩子,因家庭原因导致胆小、不爱说话,慈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作为班主任,她觉得,此时,给予最大程度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于是,每次组织活动,她都关注这位孩子,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其中。一次家校活动中,孩子的家人没有办法来参加,慈老师就以家长的身份和孩子一起完成活动。周末,因为孩子经常寄居在邻居家,平时换洗的衣服不能及时清洗,慈老师就会在工作之余帮她清洗、整理。在平日的学习活动中,慈老师也会陪她一起阅读,一起参加节目。现在的她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像一只小蜜蜂,快乐地飞舞在校园,散发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身为班主任,应该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身心状态,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特别是身心有问题、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要真诚地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互动,真正成为他们的‘父母’。要用真心和爱心去感化、引导他们,使他们尽快回归到正确轨道上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慈老师觉得在关爱孩子方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习惯培养 聚焦每一个细节
“孩子的变化太大了,生活上直接不用我们操心,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上网课期间,有家长跟慈老师反馈。
一年级是孩子们多姿多彩学习生活的开始,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为了让一年级新生尽快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慈老师分阶段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每年的八月份,慈老师都会给即将步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制定一年级暑期习惯培养计划,以周为单位发布任务,评价及颁奖,并邀请家长共同实施习惯培养计划,为即将升入新一年级的孩子提前做好准备。
“小眼睛,看老师;小火车,一条线……”提到立规矩,慈老师有自己的小技巧,那就是将各类习惯要求变成儿歌的形式,先带着学生做,再带着学生学,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明确要求。
以赛促学,以奖代惩。日常教学中,她组织孩子定期举行剥鸡蛋比赛,光盘行动比赛、叠被子比赛等小技能比赛,设立阅读小达人、习惯小明星、桌洞整理小明星等习惯小勋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让孩子在大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成长。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慈老师在不同时期为孩子设立了不同的“自主成长项目”,如:从刚开学时的“做好课前准备”、一个月后的“保持地面卫生”,到两个月后“自主整理桌洞”,孩子在这些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下,轮流充当督察员,自主督查,自我审查,逐渐学会了自律、自强。
渐渐地,很多孩子把学校里养成的良好习惯延续到家里,尤其在网课期间,每次上完课,孩子们都把自己的书桌整理得整整齐齐,早上起床后,把自己的床铺也整理得有模有样,还经常帮助爸爸、妈妈收拾饭桌......
“六爱”“双养”“三问”是学校培根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遵循。尤其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慈老师正在立足实际抓实效,着眼当下向未来!
率先垂范 带动每一位老师
“针对低年级学生卫生习惯差、自我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要以‘学生自主成长项目’为切入点,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采取学生互查、老师监督和级部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慈老师是学校二年级的级部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她坚持“教着大家干,带着大家干”的原则,从学校要求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开始,从自身工作开始,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带领身边的每一位老师,精细化管理,精致化育人。对于级部内优秀教师的做法,她及时发现,积极推广,以榜样的力量带动级部每一位老师积极上进,开拓向前。一旦发现问题,她又会及时指出,把每一次级部会变成一个又一个“推介会””研讨会”,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工作疑难问题。
在她的带动下,级部工作有序推进。尤其开学以来,有的班主任生病不得不请假的时候,其他老师就会自动接替工作,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保证了班级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